电脑版

全球视点!液冷服务器交流纪要 (中科曙光 230419)

2023-04-21 02:46:45来源:雪球网

目前主要在做重庆先进计算中心,项目是曙光的,规模20亿,其中液冷1.8亿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会爆发增长,如果进展顺利供货量会增加至少1倍。今年最大的超算中心有重庆和深圳项目,其中深圳项目规划超过100亿,10%是液冷,这两个项目的液冷需求就超过10亿了。

内蒙四个超算平台,目前正在规划规模,河北也在规划,不过不如重庆和深圳,其他的就比较小了。曙光目前要的是液冷集装箱。

这个是国家项目,19年规划完成,国家也拨款了,但由于场地和疫情耽误了,今年不能再拖了。

项目全是曙光的,结算的节奏不好讲,因为项目2019年就开始了,到现在有没有部分结算很难说。

张江高科的是500T的,但目前会不会开始动工很难讲,因为原本规划是1000T,但科技部经费下不来,一路降到500T.

内蒙目前在规划建多少,因为是东数西算的节点,投资会很大。江南所、国防科大、曙光、华为、浪潮都会参与,但具体的释放节奏很难预测。

曙光优势很突出,CPU和DCU是国产自主的,CPU是海光2号,DPU是海光的深算1号,架构是X86。而且现在行业项目主导是曙光的董事长李国杰。

另外两家江南所和国防科大是别的架构,虽然技术很好,之前在军方和科研有用,但是生态很差,往外推广很难。

华为的技术不行,同样的架构算力差很多,但优势是CPU的自主性很强,国家也会支持,所以也会拿到一定订单。鲲鹏芯片的指标和海光差不多,部分指标甚至更好。

东数西算超算市场规模领导口径是到2025年500-800亿,曙光至少能占60-70%,如果军方不介入占比能更高。

现在超算项目曙光的占比50%以上。以前主要是江南所和国防科大,但这两家生态太差了,软件和硬件都自己开发,虽然产品技术比曙光强很多,但是不兼容外部软件,企业端没办法落地。他们的需求主体是军方需求,军方做测试需要超算模拟。如果军方需要曙光竞争不过这两家。

曙光的液冷是曙光数创做,但曙光数创基本不做外边的生意。相变液冷技术难度很高,只有曙光在做,曙光的项目一定会用相变液冷。

超算不一定要用相变液冷。华为做不了相变液冷,会通过降功率,用其他散热方法来做。

曙光成本是1T对应1000万,下游是国家,利润有保证,但具体多高不清楚。

科技部规划是根据国家规划走,规划有中科院参与,所以曙光优势很大。

两者不太一样,超算相当于大计算器,AI市场空间会比超算更广。

美国和日本超算60%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用,40%是企业用;中国是90%是科研机构和大学,10%是军方。中国企业端之前主要引进国外技术,目前已经到需要自己做研发的阶段,催生出了超算的需求。

超算目前不挣钱,引入企业后盈利会变好。

国内2015年前是700T,目前现有加上规划的不会超过5000T。

国内的目前比较大的项目有:五道口400T,天府400T(规划700T),昆山400T,福州300T,衡水100T(规划300T),上海规划500T,深圳规划1000T。

主要是制药、转基因、智能工厂、智能码头。

阿里的技术不行,基本谁都能复制。

曙光的相变液冷技术很成熟,其他家没办法复制。

目前就曙光能做,最近微软也做出来了,但微软研发这个也有5-6年了。

风冷单kw是6000左右,冷板是10000,浸没液冷12000,曙光相变是15000。

刨去利润各个技术路线的成本差距不大,风冷是红海市场利润很低,液冷目前是蓝海,利润比风冷高几倍。英伟达的冷板是按照芯片价格的30%来算,利润非常高。

冷板需要改动芯片;浸没的芯片不用改,主要是服务器的架构要改。

3M市占率90%,价格一升2000元左右,国产的巨化股份量产有4000吨,价格一升几十块钱。

不用国产主要是3M的产品非常成熟,而且经历过市场检验,导电率和腐蚀性都控制的非常好,行业基本都用3M的。目前只有华为在尝试用巨化的,需要做几年的时间验证。

单相和相变都是氟化液,单项的沸点是200度,相变的沸点是50度。

液冷市场里冷板占比60%,液冷占比40%。

整个市场的话风冷占比80%,液冷占比20%,主要是数据中心80-90%都是风冷。

后续趋势是冷板代替风冷,单看超算基本都是浸没液冷。

液冷数据中心包括芯片2022年市场规模665亿,其中浸没是233亿。

本网推荐
相关新闻